“端午親子游”近一周熱度環比上漲152%,游客積極參與各地的賽龍舟、包粽子、佩香囊等傳統活動
今年端午假期中短途探親、旅游客流超80%。假期3天,江西鐵路發送旅客163.7萬人次,南鐵加開251列列車(含59列夜間高鐵)應對返程高峰。
鐵路方面,今年端午假期,中短途主導的探親流、旅游流占比超80%。其中,福建平潭因“藍眼淚”觀景季帶動客流增幅達59.8%……
本次端午假期文旅活動不僅涵蓋了歷史文化、藝術展覽、親子互動等多個領域,還融入了現代科技元素,讓傳統佳節煥發出新的活力。
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追至洞庭湖仍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
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端午節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
香囊,源于古代“佩香”之俗,早在戰國時期便已有記載。屈原《楚辭》中有“紉秋蘭以為佩”,描繪的正是佩戴香草避邪的習慣。
點朱砂,又稱“畫額”,給小朋友們額頭點上朱砂,意為開啟智慧,也寓意著身體健康、平平安安。
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康樂幼兒園舉行“龍舟競渡喜迎端午”趣味比賽活動,讓學生們在運動中感受傳統民俗魅力,迎接端午節的到來。
江西省永豐縣恩江鎮金香社區舉辦"童心端午古韻傳承"主題活動,孩子們身著漢服沉浸式體驗朱砂啟智、識草辨香、手作粽香、趣味投射等項目,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
為營造節日氛圍,讓旅客帶“福”出行,5月29日上午,贛州西站在車站候車大廳內,以“美好旅途‘粽’享端午”為主題開展了一次送福活動。
活動安排了非遺技藝體驗、闖關集章、趣味游戲等精彩內容,讓孩子們近距離了解端午節習俗,感受非遺技藝的魅力和傳統文化的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