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人才新政40條”助企增收近20億元
(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歆通訊員劉志宏、劉坤)入夜,安福燁翔精密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新平參加完企業主人才沙龍活動,回到位于安福高新園區的人才公寓,這里離公司僅10分鐘步程。新“家”的便利,正是安福縣人才生態的鮮活注腳。去年以來,該縣已為65名人才、146家企業兌現3138萬元人才相關獎勵資金,創下該縣縣級財政引才投入新紀錄。
安福縣以政策集成支持破解縣域引才困局,將分散于8個文件中的措施整合為“人才新政40條”的“全周期禮包”,重點支持產業鏈科技人才,并首次覆蓋畢業2年內的本科生、大專生及文旅導游、社工等基層人才。同時,將17項政策申報程序壓縮為“一窗辦理”,組建“店小二”團隊提供全程服務,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在政策“禮包”的加持下,企業引才成本同步降低。“僅我們一家企業,一年內就獲得人才項目、科技創新等獎補資金338萬元。”江西金樂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曉鋒告訴記者。
為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該縣積極辦好人才滿意的實事,先后投入3.2億元打造543套人才公寓,對碩士及副高職稱人才實行免租8年,博士及專家可免租10年,目前已有187名人才入住人才公寓。同時,積極協調解決人才子女入學、配偶安置問題,消除人才后顧之憂。“解決了孩子轉學問題,比多發10萬元還實在。”該縣新引進的醫學人才代表、安福縣人民醫院疼痛科副主任醫師朱亮先說。
通過政策獎勵牽引,安福縣正吸引一大批優質人才資源集聚。一批高層次人才相繼帶團隊帶項目落戶安福,海能、超威日化等龍頭企業建設“人才科創飛地”,共享粵港澳大灣區科創資源,先后帶動3000余名高學歷高技能人才來縣就業。
政策紅利催化產才深度融合。立時科技攜手清研華科新能源研究院王銘東博士團隊,聯合開展新能源汽車線束安全監測功能技術研發,助推企業在高端線束領域產值達3億元;巴爾蔓科技引進上海交通大學張忠孝教授團隊,合作開展可再生能源與傳統能源綜合利用技術攻堅,為9家企業完成生產線節能改造,助企降本增效1.2億元……如今,江西省高清信號傳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銀杉白水泥專家工作站等45個創新平臺已成為該縣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主陣地,各類人才推動120項技術成果轉化,累計助企增收近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