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地鐵延長線擴大都市圈版圖 永修開通直達地鐵站城際公交
“一大早坐公交轉地鐵,去南昌市紅谷灘區辦事,現在又坐上了返程的公交,好方便,中午前就能趕回永修縣城!”7月8日上午10時20分,永修縣居民鄒勇剛從南昌地鐵1號線匯賢大道站出來,就登上回永修的11路城際公交。這樣的跨城出行方式,讓大家直呼便利。
前不久,永修縣交通運輸部門趁著南昌地鐵1號線延長至昌北機場的便利,趁勢開通接駁地鐵站的城際公交。“永修模式”的交通出行組合,可否值得周邊城市借鑒?江西省社科院專家認為,此舉特別適合周邊區域靖安、樟樹等地“復刻”。

車站的指示牌

永修11路城際公交停靠匯賢大道地鐵站
永修居民實現在昌“趕地鐵”
6月28日,南昌地鐵三條延長線開通初期運營,在極大方便南昌市民出行的同時,也給“鄰居”——九江永修縣的居民出行帶來了不小的變化。
7月8日上午,永修縣居民鄒勇從紅谷灘區乘坐南昌地鐵1號線抵達匯賢大道站,一出站他就登上了一趟大巴車。“這趟專線直接抵達我們縣城。”鄒勇說道。原來,8日一大早,他在縣城乘坐了永修汽車站至南昌地鐵1號線匯賢大道站的11路城際公交,抵達了南昌的地鐵站,隨后他坐地鐵到紅谷灘區辦事,然后又坐地鐵轉公交回縣城。“速度很快,中午之前就能趕到家!”鄒勇表示。
九江長途汽車運輸有限公司永修公司副經理熊凌云介紹,永修縣毗鄰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在南昌地鐵1號線延長段開通之前,就有人提出,如果永修人也可以到昌北機場坐地鐵,那么會更加方便。于是公司就謀劃推出了永修縣城至南昌匯賢大道地鐵站11路城際公交。
“匯賢大道地鐵站為地鐵1號線北延站點,距永修縣城23公里,兩地行車時間在半小時以內。”熊凌云表示,該條線路從永修汽車站發車,停靠永修蝦城公交站、法制廣場公交站、終點站為南昌地鐵1號線匯賢大道地鐵站,單趟時間約為30分鐘。“目前的票價是5元一次,每天發車34個來回,其中高峰期25分鐘一班,平峰期30分鐘一班,低峰期40分鐘一班。”熊凌云進一步介紹,開通初期日均客流量為100多人,現在日均客流有400多人。
兩地居民“雙城”生活更便利了
上班通勤、旅游觀光、就醫辦事……隨著永修開通的地鐵站接駁城際公交開通,兩地居民的往來更為便利了。
“每天我要跑5個往返班車,一般早上乘車的人最多。線路開通之后,我們發現不少在南昌上班的永修人,都會搭乘這個線路來南昌轉地鐵上班!”永修11路城際公交司機張禮來告訴記者,從永修來南昌的乘客很多,目前南昌去永修的乘客量也慢慢上來了,其中不少都是去永修旅游的。
“永修離南昌并不算遠,以前經常來,現在往返更方便了!”永修居民殷女士經常來南昌辦事或者游玩,8日一大早,她第一次體驗“地鐵+公交”組合出行方式,去滕王閣北園逛了一圈,隨后返程。“時間快多了,以前從永修縣坐公交,一般要轉車3趟以上,也沒有地鐵這么快。”殷女士說。
“地鐵+公交”組合出行方式,不僅受到永修縣居民的青睞,南昌也有不少市民聞訊前來體驗。袁女士與朋友一道乘坐地鐵來到車站等車。“我家門口距離永修縣的其他公交車站很遠,所以乘車去永修不太方便,現在在家門口乘坐地鐵,再轉一趟直達線就到了永修,去那邊游玩很方便了!”袁女士說。
建議靖安樟樹參考借鑒“永修模式”
“地鐵+公交”的“永修模式”,創新的出行方式,加速了異地“同城化”的速度,極大地方便了兩地居民的往來交流。
“這一組合出行模式,是民心工程!”江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余小琴認為,終點直達匯賢大道地鐵站點,實現“下車即進站”。在方便居民“雙城生活”的同時,也將帶來產業共振效應,比如永修蝦街夜市依托公交引流,建議南昌和永修兩地可以聯合推出“蝦街—滕王閣聯票”,提升外省過夜游客的比例。余小琴還提出,甚至可以利用返程空載運力試點“公交+冷鏈”,永修水產直送南昌市場,物流成本降30%。
“目前來看,要維持該線路長期運營,政府部門應該加大關注。”余小琴建議,九江長途汽車可與南昌公交聯合運營,兩地通過“成本規制”分攤補貼,避免粗放投入。同時,依托“掌上公交”App整合跨市實時信息,動態調整發車間隔,確保車輛到站預報準確率100%。
在交通出行“永修模式”推出的同時,南昌周邊城市是否可以復刻?余小琴認為,很有借鑒意義。她認為,樟樹市可以開通南昌西站往返閣皂山景區“中醫藥主題車廂”;靖安縣可以開通南昌西站往返中源鄉直達微公交,車廂配置康養按摩座椅……此外,南昌縣區同樣可以借鑒,例如進賢縣開通南昌東站往返軍山湖“蟹宴直通車”;安義縣開通南昌西站往返古村“夜游專線”,設VR主題車廂展示贛商文化……
文/圖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章娜實習生肖輝艷胡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