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選“城市原點”!南昌借這個“點”要撬動什么?
一座城市需要被如何丈量?是地理坐標的精準測算,是歷史文脈的綿延傳承,還是發展軌跡的時空印記?
“城市原點”就是一個被賦予多重意義的城市地理地標,具有地理測繪、文化象征、城市發展等多個維度的意義。
南昌,正為這座城市尋找一個全新的丈量起點——7月7日,南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南昌城市原點設計方案征集公告,初步提出八一廣場、滕王閣和秋水廣場三處共五個具體位置的擬選址方案。
作為一座擁有2200余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科學界定和設置“城市原點”,對南昌傳承歷史基因、強化空間秩序、提升城市辨識度意義重大。
這個看似簡單的坐標點,實則蘊含著城市發展的深層邏輯。
這個“點”意義何在?
什么是“城市原點”?
簡單來說,就是在城市主城區選取一個有代表性的地理位置設置的城市地理地標。
國內外許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原點”,相信許多人都有在“城市原點”拍照打卡的經歷。如法國巴黎的“城市原點”在巴黎圣母院廣場,西班牙馬德里的“城市原點”在市中心太陽門廣場,北京的“城市原點”天安門廣場……
對一座城市來說,這個“點”的意義可不一般——
從測繪來說,這是城市空間基準定位點、距離測算基點和坐標體系基準點,相當于一個城市空間延伸的起算點。
從地理意義來說,是城市坐標的中心點,并以此為起點計算該城市與其他城市之間的位置關系。
從文化角度來說,這常被作為歷史文脈載體和精神標識,集中體現城市發展軌跡與文化特質。
在國內,“城市原點”分為測繪基準型和文化象征型兩類,前者以上海國際飯店、成都鑼鍋巷與文武路交叉口為代表,后者如長沙五一廣場、廣州人民公園南廣場等。
南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詳細規劃科負責人錢天樂說,南昌之所以要選定“城市原點”,主要出于地理測繪、文化象征、城市發展三個維度方面的考量——
地理測繪維度方面,“城市原點”相當于城市建設的“定星盤”,為城市規劃、工程建設、地圖繪制提供精確的空間參照。如1956年設立的的成都原點通過天文測量確定位置,并以此為基礎構建了包含上千個坐標點的城市控制網,使成都成為全國首個實現城鄉測繪統一坐標的城市。

▲成都原點
文化象征維度方面,“城市原點”作為城市歷史文脈的空間錨點,有助于強化市民的地域認同感。如長沙原點五一廣場就是“長沙建城以來的地理中心”和古城標志。
城市發展維度方面,“城市原點”可成為帶動城市發展和旅游經濟的網紅打卡點。
因此,作為擁有2200余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科學界定和設置城市原點,對南昌傳承歷史基因、強化空間秩序、提升城市辨識度有積極意義。
誰能成為南昌代表“點”?
其實,對于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每個人,可能都有一個“城市原點”,作為城市認同、城市記憶、城市情感,生長在心里。
但至今為止,南昌尚未有一個權威認定的“城市原點”。
南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詳細規劃科負責人錢天樂告訴記者,經多方考證,南昌從未設置過“城市原點”,僅在1956年10月審批通過的《南昌市總體規劃草案》中,確定八一廣場(人民廣場)為南昌市的市中心。
但要官方認定一座城市的“原點”可并不簡單,考量的因素就非常多了。
錢天樂解釋稱,由于城市邊界隨擴張不斷變化,導致地理幾何中心位置不穩定,同時,因交通網絡、經濟重心等動態因素會使地理幾何中心偏離實際功能核心區,因此,“城市原點”不能單純從地理幾何中心點這個角度來理解。
如,經CIS軟件測算,南昌都市圈幾何中心在新建區溪霞鎮謝家村,市轄區幾何中心在東湖區揚子洲泥家洲西側400米處,中心城區幾何中心在贛江裘家洲(豐水期易被淹沒)。
這次南昌市規劃部門擬定3處備選地:八一廣場、滕王閣、秋水廣場,五個點位分別是八一廣場(中央圓心處)、滕王閣(滕王閣主樓處)、滕王閣(閣前廣場八卦圖案處)、秋水廣場(濱江主噴泉平臺橢圓中心處)、秋水廣場(崛起廣場橢圓中心處)。
怎么選?八一廣場、滕王閣、秋水廣場,各有各的底氣!

▲南昌原點擬選址點位示意圖秋水廣場
地理上,南昌2000坐標系中央子午線穿過八一廣場,八一廣場具備作為坐標基準點的優勢;滕王閣坐落于贛江與撫河故道交匯處,自古為水路樞紐;秋水廣場則坐擁贛江中軸線黃金位置。

▲南昌原點擬選址點位示意圖八一廣場
發展維度上,八一廣場既是傳承紅色基因的精神高地,也是網紅打卡勝地,其空間開闊、交通便捷,集齊八一起義紀念塔、江西省美術館等標志性建筑,滿足城市原點作為市民活動核心場地的需求;滕王閣為5A級景區,周邊已形成文旅綜合體。秋水廣場作為新城建設的起始點,地處南昌中央商務區,見證南昌從豫章古城邁向現代化大都市的轉型,象征城市活力與未來方向。

▲南昌原點擬選址點位示意圖滕王閣
至于文化維度,八一廣場位于南昌古城“七門”之一的順化門外,清光緒時為練兵大校場,辛亥革命后孫中山曾在此檢閱江西革命軍。廣場于1956年始建,并在之后一直作為南昌紅色文化的載體,滕王閣則偏向歷史文脈,秋水廣場則見證了南昌城市的現代化發展。誠然,它們各有典型意義和文化優勢。
這個“點”能撬動什么?
為了設置“城市原點”,南昌市這次可是舍出了真金白銀。
概念設計方案面向國內外專業設計機構、設計團隊和獨立設計師征集;3個入圍方案各獎勵5萬元,如被選定為實施方案額外再獎勵20萬元。
為何南昌如此重視“城市原點”設置?答案就在這份征集文件中:“設計方案應充分吸收國內外類似方案的優點,同時與南昌本地的自然、歷史、人文條件相結合,對標國際標準,體現南昌特色,展現南昌的歷史文化底蘊。力爭將方案打造成為南昌知名景點、標志性景點、具有較大旅游吸引力的網紅打卡點等,提升南昌城市品牌和形象,帶動區域旅游經濟發展。”
錢天樂說,“城市原點”選址確定后,將作為南昌一張新的城市名片,是南昌深厚文化底蘊展現的重要載體,“屆時,我們將參考其他城市經驗,設置相應標志,供市民和游客打卡。”
以廣州原點為例,其原點標志蘊含深厚的文化密碼——圖案設計取材于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心的“龍鳳玉佩”象征吉祥繁榮,外圈的“羽人駕舟”浮雕則隱喻嶺南先民海上開拓的精神,呼應廣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歷史地位,外圍花崗巖襯邊還刻有廣州建城簡史。

▲廣州城市原點
對此,中國民俗學會理事梅聯華指出,“城市原點”的設置,為南昌講好城市故事、推動文化“活態傳承”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契機。它不僅是城市地理坐標的起點,也是體現城市歷史與發展的縮影符號。要以“城市原點”為錨點,將南昌的主要歷史建筑、名勝古跡等城市記憶載體串聯起來,讓“城市原點”成為市民追溯城市歷史、凝聚集體記憶的精神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