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滿天星”聚成“燎原火”
——我省創新開展網絡作家群體黨建工作

我省創新開展網絡作家群體黨建工作,讓越來越多的網絡作家被凝聚團結在黨組織周圍,紅色引領正為網絡文學發展注入新的時代內涵與創作動力。
去年以來,省委組織部把網絡作家群體黨建工作擺在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的重要位置來抓,采取試點先行方式,通過在南昌、新余、宜春三地開展實踐探索,形成可復制的黨建工作經驗,目前正逐步向全省推廣。
網文贛軍有了“娘家”
推進網絡作家群體黨建工作,首先就要嚴密黨的組織體系,把黨員找出來、組織建起來,推進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
南昌市對網絡作家協會會員進行全面摸底造冊,會同有關部門精準找出7名黨員;新余市采取“三網三查”方式,對網絡作家進行摸排;宜春市探索聯合摸排、動態更新、長效推進工作機制,通過部門找作家、作協找作家、作家找作家等方式,建立會員、黨員信息檔案庫……黨員找出來之后,全省11個設區市陸續成立市網絡作家協會黨支部,讓散落的黨員網絡作家有了“娘家”。
臺子搭好了,如何唱好戲是關鍵。依托南昌紅色記憶展示館,南昌建設市網絡作家群體黨建基地,集紅色教育、主題黨日、理論宣講、協商議事、讀書分享等功能于一體,為網絡作家群體常態開展黨建活動、紅色主題創作提供陣地。
新余市網絡作家協會黨支部建立每周舉辦一次內部交流、每月組織一次采風、每季度開展一次理論學習的“三個一”交流機制,同時結合網絡作家線上活動多、線下聚集少的實際,推行開放式組織生活,利用微信群搭建“云課堂”,強化政治引領,激發創作靈感。
宜春市打造“紅木蓮·星火”黨建品牌,實施“文心燃星火”計劃,推動網絡作家協會與文聯、宜春歷史文化研究會黨組織聯學共建,常態化舉辦“宜春文藝大講堂”,引導網絡作家強化行業自律管理,堅持正確創作方向,推出一批反映新時代、傳播正能量的精品力作。
思政培訓、紅色走讀、交流研討……我省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加強網絡作家思想政治建設,引導網絡作家創作重大歷史和現實題材作品。團結一個、帶動一批、影響一片,去年以來,有20余名網絡作家主動亮明黨員身份,20余名網絡作家骨干向所在社區、村黨組織提交入黨申請書,網絡作家群體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斷增強。
網文創作有了“后援團”
針對網絡作家創作壓力大、作品轉化難、文藝維權難、歸屬感不強等急難愁盼問題,我省注重加強關愛凝聚服務,讓網絡作家群體可感可及。省文聯統籌各級文聯、作家協會、黨員網絡作家、網格員等力量,實行“一對一”“一對多”結對聯系,積極開展“名師幫扶”計劃,及時掌握網絡作家思想、工作、生活動態,幫助排憂解難。各地也結合實際,緊盯服務關愛舉措,在生活、創作等方面給予網絡作家支持。
開展免費體檢活動,提供版權登記和維權咨詢等服務,完善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體系,積極向省內出版社和影視、動漫、游戲、有聲平臺推薦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南昌市為網絡作家送上暖心“大禮包”,切實幫助網絡作家群體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為助推創作和成果轉化,2024年,第六屆“滕王閣文學獎”(政府獎)評獎范圍中增設網絡文學單元,南昌市文學創作專項扶持資金也首次向網絡文學敞開大門。
新余市建立全省首個市級網絡文學創作交流中心,用于黨員活動、現場創作、思想交流、洽談合作等,吸引網絡作家自發入駐。該市推行“網協支部吹哨、職能單位報到”服務機制,黨組織化身“后援團”,不僅促成與傳媒公司開展合作,更貼心提供人才公寓入住、免費健身等生活幫助,讓網絡作家“既能寫出好故事,也能過好小日子”。
宜春市加大完善精品創作獎勵扶持政策,將網絡文學創作納入《文藝精品創作獎勵扶持辦法》,大力推薦網絡作家參加各級培訓、座談、采風等,提升網絡作家的思想境界和創作水平,同時建立“干部聯系黨員、黨員聯系作家”服務機制,及時收集網絡作家意見訴求并協助解決。
在黨建引領下,江西網絡文學不斷向主流化、精品化邁進。近年來,我省涌現出不少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天瑞說符的《我們生活在南京》獲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中國科幻銀河獎,狐尾的筆的《道詭異仙》入選2023年度“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網絡小說榜和2024年度“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IP影響榜,阿彩的《飛流之上》入選2023年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和中宣部2024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
社會溫度有了“傳遞者”
清晨的街頭,省網絡作家協會黨支部書記官亞兵身著志愿者馬甲開展交通勸導,在斑馬線前張開雙臂護送上學的孩子們,這已成為他堅持多年的“早課”。此外,他長期參與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義務給中小學生講解文學知識,為貧困兒童捐款等。
凌晨兩點的信豐縣谷山景區里,省網絡作家協會黨支部紀檢委員陳秀文和救援隊員們仍在山中穿行,幫助游客尋找走失孩童,強光手電劃破漆黑的夜色。這位筆名“天下第一白”的信豐縣網絡作家,積極加入當地先鋒應急救援隊,無償參與救援行動,并個人出資購置救生衣、探照燈等救援裝備及承擔行動經費。
3月11日,新余學院學術報告廳的門檻被文學愛好者踏得發亮。走廊里,學生們排起長隊,筆記本上抄滿了網絡小說金句和創作疑問。
6月19日,宜春學院實訓樓里熱鬧非凡,三名當地網絡作家的到來讓現場持續升溫!熬W絡短劇如何三秒吸引觀眾眼球?”學子們爭相提問將活動氛圍推向高潮。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江西充分發揮網絡作家在社會治理中的獨特作用,鼓勵網絡作家積極參與基層治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黨的溫暖傳遞到社會的每個角落。與此同時,我省創新開展“網絡文學進校園”品牌活動,開展文學講座,舉辦文學沙龍,傳播文學知識,通過與師生面對面的溝通交流,讓更多人了解網絡文學,為網絡文學健康發展注入鮮活力量。
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盧瑛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