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陽:身殘志堅勇創業,領鄉鄰共赴致富路
在都昌縣大港鎮繁榮村,有這樣一位令人敬佩的創業者,他雖然身有殘疾,卻憑借頑強的毅力、不懈的努力,熟練掌握了家禽養殖技術,走出了一條帶領鄉鄰共同致富的希望之路。他就是大港鎮向陽養殖場負責人——劉向陽。

出生于1971年的劉向陽因患有小兒麻痹癥,屬肢體二級殘疾,只能依靠腋下支架,手持扶棍艱難行走。小學畢業后,為改變命運,1992年,他毅然外出務工,輾轉浙江、福建、江蘇等地。
在外打拼的日子異常艱辛,但創業的夢想早已在他心中扎根。2004年,劉向陽與同樣身有殘疾的余會英結婚。2016年,夫妻二人決定返鄉創業,創辦向陽養殖場,從事土雞、食用山羊養殖,以及漁業養殖。然而,初期因資金短缺、經驗不足、養殖技術欠缺,連續兩年虧損。
劉向陽說:“2016年把養殖場搞起來了,那時候花了將近20萬元。到了2017年就養了10000只鴨子、5000只雞、還有1000只鵝,2017年碰上了禽流感疫情,九江、景德鎮市場全部封掉了,虧掉了60多萬塊錢。”
但挫折并未擊垮劉向陽。2017年,通過縣殘聯組織的殘障人士實用技能培訓,他逐漸掌握了專業養殖技術;再加上縣殘聯給予的技術和資金扶持,讓他重拾信心。2018年,養殖場實現扭虧為盈。

劉向陽說:“當年縣殘聯支援了三萬塊錢,所以那一下就幫助他振作起來了。到了2019年就帶了兩個殘障人士養雞、養鴨,雞鴨賣到九江市場去了。今年目前養了5000只雞鴨,5月27日還會進貨5000只雞鴨,山羊大約50余頭,一年的銷售額大約有30萬至40萬。”
如今,大港鎮向陽養殖場已頗具規模,養殖土雞5000余羽、食用山羊50余頭、生豬20余頭,水產漁業養殖面積達20余畝,預計年銷售額接近100萬元。
劉向陽不僅自己成功創業,還帶動了王林忠、吳明等30余名殘障人士就業、創業。他為這些殘障人士提供技術指導,組織他們參加培訓,幫助每戶每年增加收入約6000元。此外,他還積極調研市場供需,幫助其他殘障人士銷售產品,銷售渠道涵蓋都昌市場、九江賓館和附屬醫院等單位,解決了創業殘障人士的后顧之憂。他的行動展現了殘障群體“身殘志堅”的風采,也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殘障人士的關懷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