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話兩會|如何深入發展產業體系?省人大代表、宜黃縣縣長陳小青這樣答
2025-01-17來源:江西新聞客戶端編輯:蔡燕燕作者:
江西新聞客戶端訊(全媒體記者曾宜奇)“宜黃主要圍繞‘1首位+1主導’深入發展產業體系。”近日,省人大代表、宜黃縣縣長陳小青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到。撫州市宜黃縣地處江西省中部偏東,是革命老區縣。近年來,宜黃縣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加快產業體系培育,奮力開創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在工業方面,按照省委“1269”行動計劃和撫州市委“2416”行動計劃,宜黃結合實際深入實施“1116”行動計劃,主要圍繞“1首位+1主導”深入發展產業體系。據陳小青介紹,1首位指的是塑料產業,1主導指的是電子信息產業。
塑料產業在宜黃縣發展了近20年,已經形成由塑料廢品的收集、存儲、加工到產品的完備生產體系。當前,在宜黃縣,塑料制品相關企業達到100余家,其中,規上企業76家。目前,年產值達到100億元。宜黃縣電子信息產業則主要依托坤宇電子和潔美電材,截至目前,共有電子信息制造業企業31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家。
在農業方面,作為老字號國家制種大縣,宜黃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種業產業的發展,把種業產業作為國之大者,守護糧食安全。同時,為落實省政府提出的“贛種強芯”計劃,從農田的流轉、種子的培育等方面采取積極的措施。2024年,宜黃縣落實水稻制種面積8.6萬畝,制種面積8.6萬畝,產量約1590萬公斤、總產值2.2億元,種植規模和產量連續20年位居全省全國前列。
在第三產業方面,宜黃縣依托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紅色資源及禪宗文化資源,大力發展生態康養文化旅游產業。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生態文明示范縣、全國森林康養試點建設縣,宜黃縣境內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76.86%,擁有國家級生態鄉鎮4個、省級生態鄉鎮11個、省級生態村16個、市級生態村63個。
備案號:贛ICP備15000060號-1 江西日報社全球贛商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