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千氣象看江西丨銅鼓讓好山好水釋放發展新動能
原標題:
探索多元化生態綜合補償機制
銅鼓讓好山好水釋放發展新動能
江西新聞客戶端銅鼓訊(全媒體記者梁健通訊員鄧鳳嬌)深挖綠色和紅色資源富礦,精心打造10條精品研學路線,成功創建4家國家4A級旅游景區、2家國家3A級旅游景區;依托黃精天然分布區優勢,發展黃精種植、采收與加工全鏈條經濟,種植黃精6萬余畝,打造“中國黃精之鄉”……近年來,銅鼓縣在實行全域封山育林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自然生態稟賦,探索多元化生態綜合補償機制,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作為國家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縣,銅鼓縣不斷深化修河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多元化市場化生態補償、項目建設“造血式”生態補償等改革,編制實施新一輪《銅鼓縣綜合補償試點實施方案》,并成為國家生態綜合補償試點江西省三個重點支持區域之一,讓生態保護治理效益共享。2019年,銅鼓縣創新探索流域共治模式,與修水縣簽訂跨設區市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構建“成本共擔、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修河流域保護治理長效機制,通過向修水縣提供優質水源,每年可獲得生態補償金。今年5月,銅鼓縣出臺《全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方案(試行)》,要求各鄉鎮加強聯防聯控和流域共治,不斷完善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調控手段和政策措施,落實地方政府責任,共同推進銅鼓縣全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設立專項激勵補償資金1000萬元,根據年終生態考核結果對各鄉鎮進行差異化獎補;上下游鄉鎮共同出資設立流域橫向補償資金,年度考核完成后,根據本流域考核斷面水質情況進行補償,充分激發全流域共同參與推進生態保護和治理積極性。
為讓好山好水釋放發展新動能,銅鼓縣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拓寬“兩山”轉化新路徑。該縣精準掌握生態資源“一本賬”,實現生態價值“一鍵核算”,目前已建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支撐平臺,成立“兩山”資源發展有限公司,獲評江西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示范基地。同時,通過生態補償、“生態+”等方式,加速全縣生態資源向生態經濟轉化。通過“賣空氣”,探索碳匯交易轉化經濟效能新路徑。與上海交典公司合作開發碳資源,成功簽訂全省首筆千萬級林業碳匯遠期交易協議,完成首宗水權交易,獲批全省政策性銀行系統首筆碳減排貸款;開展非國有商品林贖買試點,探索“信用+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機制;推出黃精貸、油茶貸等綠色信貸產品,為生態產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