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千氣象看江西】渝水區:小小樓棟長釋放社區治理大能量
近年來,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新鋼街道黨工委不斷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精心培育一支有威望、有熱心、有能力的“三有”樓棟長隊伍,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發展格局,引導社區治理從“被動型”向“自治型”轉變,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樓棟長上任,打造“熟人圈”。該街道各小區的居住者多為新鋼退休職工,年輕時大家一起工作,住同一個小區,長期相處下來,鄰里較為熟悉。為充分發揮新鋼“熟人社會”的獨特優勢,組建起“近、熟、親”的樓棟長隊伍,各社區以網格為單位,通過“群眾自薦+聯名舉薦+組織推薦”的方式,從社區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和居民志愿者中推選出206名服務意識強、政治素質優、群眾基礎好的樓棟長。經過街道資格審核和公示,206名樓棟長被正式聘任,參與社區政策宣傳、信息收集、糾紛調解、一線服務等工作。
扎進“居民堆”,當好“服務員”。“小區停車位太少,車沒地方停。”“我家屋頂漏水了,該找誰解決?”對群眾來說,身邊每一件瑣碎的小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群眾需求在哪里,樓棟長的服務就延伸到哪里,樓棟長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廣泛問需于民。線上用樓棟微信群了解居民需求,在“敲門嫂”小程序、渝心為民365小程序接收并派發群眾的“實事服務點單”;線下常態化上門走訪、前往小區“敲門嫂便民服務崗亭”面對面與居民拉家常、問需求,收集居民“微心愿”,及時發現物業工作的盲點、小區治理中的堵點、居民關心的民生實事熱點,實現服務供給和居民需求的“無縫對接”。
守好“責任田”,增進“鄰里親”。在日常工作中,樓棟長以單元樓棟為支點開展每日巡查,實時捕捉并掌握鄰里矛盾糾紛隱患苗頭,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積極配合街道、社區解決居民需求,提供貼心服務。年初,鐵山小區停車位改造工程開工,需提前騰空場地,車輛臨時停放難,樓棟長積極上門給居民做工作,助力改造順利開展。在城市創建工作中,樓棟長發揮“前沿哨兵”作用,將樓道內垃圾雜物清理徹底,小區衛生環境顯著提升。從樓棟環境美化到鄰里調解、志愿服務,樓棟長發揮表率作用,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日復一日,帶動更多居民參與小區治理。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敲門嫂”志愿者行列,投入小區治理。“樓棟長是我們的大管家,管家當得好,能解決的問題真不少,我們鄰里越來越和諧了。”路東小區10棟居民張阿姨笑呵呵地說。樓棟長機制建立以來,每年處理各類矛盾、解決群眾需求等7300余起,工作辦結率達99.5%。
樓棟長評優,激發“新動能”。如何讓樓棟長干得好、有激情、有奔頭?街道黨工委探索實施樓棟長能力提升計劃,強化資金保障,通過自籌資金給予樓棟長每人每月120元補貼;設立社區樓棟長專項資金,定期組織開展學習培訓;推動正向激勵機制落地,以樓棟長數量居首的公園北村社區為試點,打造“樓棟精治”工程,聚焦志愿服務深化、矛盾糾紛前置化解等核心領域,通過構建科學的樓棟長管理機制與評價體系,引導樓棟長成為協助社區治理的中堅力量。同時選賢舉能,將優秀的樓棟長吸納進各小區業委會及網格黨支部,加強樓棟長履職認同感和歸屬感,把支部建在小區網格上,持續推動黨的組織和工作向小區自治延伸,打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