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千氣象看江西 | “喜提”國家科技進步獎, 這家企業“數字替人”為何受到關注
2024-07-16來源:當代江西編輯:袁卉作者:
-
- 江銅貴冶廠區美如畫。朱圣鵬/攝
一 “傳統大型銅冶煉工廠普遍具有物質流量大、調度復雜的特點,調度方式難以保障物質高效流轉。”談及以往的行業“痛點”,貴冶科技生產部部長孫敬韜毫不避諱。 傳統冶煉過程環環相扣,上一工序環節的快慢都會導致下一工序失調。而彼時的貴冶物料運輸依靠人工調度,會導致后續的熔煉車間閃速爐、轉爐、陽極爐生產節拍難以協調一致,“等爐”“等料”現象頻發。因此,生產物質運輸是否暢通、設備分配是否協調、吹煉時間是否恰當等因素深刻影響著熔煉作業時序。 “我們擁有很多歷史數據,但是它們沒有得到有效運用。能不能利用生產實時系統進行數據分析,挖掘數據的內在關聯呢?”在熔煉車間深耕20余年的王國珍見證了許多工藝迭代,他望著澎湃奔涌的銅水陷入沉思。 經過反復思考、論證,他把目光投向反應過程中的各種數據,大膽打破“用設備來替代人”的思維束縛,提出了“用數字來代替人”的構想。 數字模型從成立到推翻再到確定,數據算法從無到有,他與項目組站在全廠的高度,對物質流進出廠的列車編組、進路安排和取送車作業三個環節分別作出相應優化,開發出物質流進出廠優化調度技術。 國內首個將計劃智能編排與調度、機車無線作業、道口遠程集中控制、運輸現場視頻監控信息、物流信息等集成于一體的物流進出廠優化調度系統應運而生。 針對熔煉多爐協同作業難點,他們還研究出多爐作業協同優化技術,溫度、流量、品位等多維度的數據集成運用,一個智能終點判斷的雛形逐漸清晰。如今,熔煉爐作業效率大幅提高,實現了物料在多爐之間穩定、高效運轉。 -
- 江銅貴冶閃速熔煉爐。朱圣鵬/攝
二 “每日數十上百種的物質在工廠內部跨越數十道工序流轉,而原輔料、產品物料等普遍重量大且形狀不標準,”貴冶數字化部部長曹戰飛說,“大批量、多環節、多種類的物質不僅導致傳統的轉運作業模式存在勞動強度大、效率低、易損壞產品外觀及包裝等問題,還影響了物質流轉過程中成分信息的高效獲取。” 為解決傳統轉運作業模式存在的難題,《有色冶金高效轉化精準調控與智能自動化系統》項目將感知、計算、通信、控制等信息技術與設計、工藝、生產、裝備等工業技術進行深度融合,攻克了關鍵參數信息智能感知等關鍵技術,研發了包括極板自動轉運系統、始極片智能剝片、尾礦智能裝車等在內的物質流轉智能裝備與系統,實現物質全流程少人化、集中化、智能化管控,為物質在銅冶煉全流程的高效快速流轉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自貴冶啟動智能工廠建設以來,數字化、智能化便逐漸嵌入工廠生產的各個環節,經過數年的優化創新,貴冶逐漸探索形成多種典型應用場景,實現工序的集成優化和協同運作,最大限度地發揮裝備潛力。 -
- 江銅貴冶電解車間。朱圣鵬/攝
三 “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6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發人深省。 一直以來,貴冶聚焦工廠生產,不斷延伸產研之道,全力探索科技創新改革之路。 面向全廠廣泛搜集并編制技術需求清單,通過實施“自主創新+合作創新”等一系列措施,推動工廠各二級單位積極開展內外部“聯動”,攻克關鍵瓶頸及核心技術難題。 制定科技創新專家庫管理辦法,充分發揮專家庫在科技創新規劃編制、重大科技成果引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我們廣泛開展‘走出去+引進來’活動,組織工廠科技人員參加行業先進技術交流會,還邀請多所高校來廠進行技術調研交流,持續促進工廠與外部研發力量的科技交流活動。”貴冶科技生產部副部長蔣昌波介紹道。 除了積極與外部聯動開拓“朋友圈”,貴冶還以“制”促“質”,出臺相關科技創新管理與人才培養制度,先后修訂完善《貴溪冶煉廠科研攻關揭榜掛帥管理辦法(試行)》等制度,組建了工廠科技創新委員會以及工廠科技創新專家庫。 為激發全員創新熱情,工廠還根據創新創效評選、成果轉化效益評估,對員工進行效益獎勵。僅去年科技月期間,貴冶就一次性下發758萬余元的成果轉化獎勵,占公司轉化獎勵金額36.37%,單人獎勵金額高達4.4萬元,讓技術骨干獲得實打實、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貴冶相關負責人表示,回顧公司探索建設智能工廠的過程,奮進的方向沒有先例可循,從“全套引進”到“對標創標”再到“智能工廠建設”,研發成本的不斷投入、科技人才的不斷接棒、創新成果的不斷涌現,每一步都是無數智慧汗水的沉淀,每一步都是不斷地攻堅,每一步都是尋求“極限”的突破,每一步都意味著新質生產力正在貴冶蓬勃生長。
備案號:贛ICP備15000060號-1 江西日報社全球贛商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