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千氣象看江西|余江區:小食品闖出大市場
走進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馬荃鎮洪巖村小食品產業園蛋卷廠,看到工人們有的在配料,有的在包裝、裝箱,還有幾名工人正在工廠門口裝車,一箱箱排列整齊的蛋卷食品整裝待發,準備發往全國各地。
近年來,洪巖村盤活農村資源,發展小食品加工行業,建立村級商會,把黨員干部和村民擰成一股繩,2023年小食品加工園產值達1000萬元,預計2024年可達1500萬元。
整合資源把經濟發展起來
“我自2021年擔任洪巖村村委會書記,村集體經濟一窮二白,村內沒有企業,都是留守婦女、老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壓力很大。”洪巖村委會書記毛超鵬感慨道。
鄉村振興重在產業興旺,歸根結底是要盤活農村資源,將土地資源、農村勞動力、政策信息等發展要素融合起來將其置換成具有“造血”功能的資本或優質資產,推動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市場化運作,讓村民擁有持續的經濟收入,讓村集體經濟擁有“源頭活水”。
洪巖村位于余江區馬荃集鎮附近,區位優勢、交通優勢突出,有閑置的糧庫和宅改退出的閑置土地,適宜發展加工業。村委會多次赴外考察學習鄉村經濟發展,認為食品加工投資少、見效快、對勞動力技能要求低,最終確定以小食品加工為產業發展的切入點。
鄉賢企業羽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有意自購土地,自建廠房。村委會充分用好宅改盤活土地資源及政策支持,探索完成了馬荃鎮第一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幫助解決了企業用地難題,通過“閑置土地+合作社運營”創新村企聯建方式,引進發展菜籽油加工。
引進企業發展產業是發展鄉村經濟的關鍵。洪巖村借鄉村振興政策東風,“筑巢引鳳”打造產業下沉車間,投資300余萬元改造5個閑置糧庫建設小食品產業園。洪巖村委會積極發動邀請在外鄉賢、流動黨員等回鄉考察投資,引進蛋卷、風干牛肉、菜籽油等食品加工等一批來料加工食品企業落地生根,小食品加工產業園初具模型。
利益聯結把發展共享起來
“村集體占有股份、出租閑置庫房增加了收入,村民既有分紅、股金,還可以到企業打工掙錢,實現了多方共贏。村集體、村民有了收入,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洪巖村老黨員毛早和說。
在聯農帶農益農利益聯結機制上,圍繞食品加工產業,通過建立“四個利益聯結機制”,實現集體增收、百姓致富。一是租賃聯結機制,集體當房東拿“租金”。每年村集體對入駐小食品產業園企業按年收取租金,實現村集體每年有固定村集體經濟收益。二是股份聯結機制,村民當股東分“股金”。為解決企業發展資金缺口,推行“村集體經濟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將村集體經濟合作社中的脫貧戶小額信貸資金等入股到菜籽油加工廠,按照保底受益的方式獲得收益。三是訂單聯結機制,村民當賣家收“現金”。圍繞菜籽油加工、水曲包子的生產,采用“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種植油菜、蘿卜、水曲等原材料,按“保底價格+浮動價格”保護價收購,帶動周邊村民畝均增收4千元。四是勞務聯結機制,村民當工人拿“薪金”。引導留守勞動力到小食品加工園企業長期就業或季節性務工,獲得工資性收入,戶均年增收超2萬元。
組建商會把信息匯集起來
在經濟發展中,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鄉賢、致富帶頭人帶頭響應,老百姓看得明白積極參與,農民的自主意識和內生動力被深度激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過去農村是自耕自種,自給自足,多余的拿去市場賣。進入市場經濟,企業、村民都需要應對瞬息萬變的商業競爭,要把洪巖村村民組織起來,成立商會,把支部建到商會上,強化村集體主體地位,從而將多方資源在村一級攏指成拳,換來村級經濟的增長,農民收入的提高。”洪巖商會會長毛佳振南分析洪巖村的過去、現在、未來說道。
2023年4月,馬荃鎮洪巖村商會成立,是鷹潭市第二個村級商會。村支部聯合商會,動員黨員、商會會員回鄉投資創業。2023年底,在洪巖村商會黨支部的牽線搭橋下,商會會員蔡明帶資300余萬元入駐小食品加工產業園發展菜籽油加工。目前該企業為鷹潭地區唯一一家經過SC認證的菜籽油加工廠。
商會會員互幫互助,延伸擴展產業鏈,上下游聯動,共同發展。菜籽油加工廠、水曲包子加工廠長期以保護價向周邊村種植大戶收購油菜、蘿卜等原材料,流動黨員毛富貽創辦的富睿養殖場長期向蛋卷生產廠供貨鮮雞蛋。
“感謝會員的商情信息分享,獲得了南昌蛋卷批發市場一筆50萬元的訂單。”余味食品公司負責人說。商情信息共享互通,幫助小食品加工園企業、會員單位及個人拓寬銷售市場。
馬荃鎮洪巖村在黨支部帶領下,以組織振興為引領,以產業振興為根基,走上致富路,進而帶動周邊村莊實現共同富裕,鄉村振興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