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洛陽一老師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段視頻,稱他發現了學生從網上買的一款“藏手機神器”,外觀與普通杯子一樣,內部結構暗藏玄機,底部配有充電數據線,杯身內部有一凹槽,其形狀大小剛好能裝下一部手機。據了解,這種“神器”已然有電商網站公開售賣,在商家的宣傳標語中也赫然寫著“防透視、防檢測”的字樣。
視頻一經發布,迅速引發熱議,網友紛紛譴責無良商家太沒底線。今年2月份,國家教育部曾印發通知,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通知中明確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各地學校都對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現象進行了管理與約束,以緩解學生的手機依賴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然而,值此背景下,一些無良商家卻只顧眼前利益,投機取巧,售賣可藏手機的水杯,利用“上課藏手機神器”“防透視、防檢測”等不良宣傳詞,誘導學生購買,顯然是在拖教育管理的后腿,這樣做只會害了孩子。
要知道,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危害顯而易見。有些學生不只課間玩手機,甚至發展到課堂上偷偷用手機聊天、玩游戲、看八卦……結果一心沉迷其中,眼里只有手機,不僅影響了課堂秩序,也拖垮了教學質量。更何況,手機依賴癥的直接后果就是影響了孩子眼睛的健康,致使“小眼鏡”越來越多,比比皆是。為了學生的學習和健康著想,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是勢在必行,也是大勢所趨。那些為了蠅頭小利售賣不透明可藏手機水杯的商家,有刻意“教”孩子學壞之嫌。
有關部門應采取措施,限制這種類似不良售賣行為,尤其是向學生群體兜售的產品,監管部門應積極承擔主體責任,加強對廠商的誠信經營教育,自覺抵制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產品的生產及銷售,維護良好社會秩序。除此之外,家長和學校也要意識到,孩子的手機依賴癥并非簡單粗暴“一刀切”就能解決,疏堵結合,雙管齊下,才能有效治標治本,在多加一道“檢查”手續以防止類似“神器”出現的同時,也要注重幫助孩子培養自律自控的自我管理意識,從而讓孩子擺脫手機依賴。(賀菲)
1、本網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2、本網站內凡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均屬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均屬"中國江西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站協 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網站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網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商業目的及應用建議。 已經由本網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江西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3、凡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本網 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 損失。
4、對于已經授權本站獨家使用提供給本站資料的版權所有人的文章、圖片等資料,如需轉載使用,需取得本網站和版權所有人的同意。
※聯系方式:贛商服務與監督平臺 電話:0791-86847057